极速体育

图片

俭廉范仲淹:两袖清风一束诗

新闻作者: 责任编辑:梁洁 信息来源: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日期:2020-09-08

  宋朝之于后世,是落墨于清明上河图里的东京梦华,是宋词平仄里吟唱的豪放与婉约,更是繁华背后贤臣名士的光风霁月。司马光、欧阳修、王安石、苏轼、晏殊.......这些名士的人格力量,穿越历史,闪耀于星空。其中,北宋初年,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范仲淹尤为卓然。

  范仲淹,世称“范文正公”。古代贤臣多有深厚的人文素养,范公亦文采斐然,境界高远。“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”里沉郁的乡愁别有滋味,“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”里深挚的忧国情怀叩人心扉,而一篇《岳阳楼记》,洋洋洒洒三百余字,更以其磅礴之势、高远之风、宏阔之境,成为千古绝唱。诗以言志,范公作为一代贤臣,集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为一身,尤以其方正、清廉、勤俭之品,为世人所仰。

  范公早年家贫,遍历磨难,是为坚忍、执着、耐贫性格之养成,“断齑画粥”的典故即出自于其早年求学经历。进入仕途后,他推行新政,整顿吏治,忧国忧民,清廉自守。范公认为“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”,为人做官,须克己自省。据《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》中记载,范仲淹从吏部侍郎,至官居参知政事,直至去世,几十年间,未添一名仆役。范仲淹当年镇守杭州时,身边人纷纷劝他在洛阳置办房产颐养天年,“以为逸老之地”。范仲淹答曰:“人苟有道义之乐。况居室乎?吾之所患,在位高而艰退,不患退而无居也。”

  范公治家,检廉有方。德为人先,行为世范。《言行录》中记载:“范公常以俭廉率家人,要求家人畏名教,励廉耻,知荣辱,积养成名。”《宋史》中说:“公以母在时方贫,其后虽贵,非宾客不重肉。妻子衣食,仅能自充。”范公要求子女“忍穷”,诫诸子曰:“吾贫时,与汝母养吾亲,汝母躬执爨,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。今而得厚禄,欲以养亲,亲不在矣,汝母又已早逝,吾所恨者,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!”他告诫子孙,“礼义勿疏狂,逊让敦睦邻。敬长舆怀幼,怜恤孤寡贫;谦恭尚廉洁,绝戒骄傲情”,不仅要“慎未防微,各宜节俭”,而且要“清心做官,莫营私利”,“居官临满,直径小心廉洁。稍有污点,则晚年饥寒可忧也”……教诲之殷殷,言辞之恳切,可见一斑。范公教子严格持俭,虽不近人情,更显其本正。次子范纯仁大婚将近,听说儿媳将饰以锦缎帷幔,范仲淹立即告诫纯仁:“吾家素清俭,安能以罗绮为幔坏吾家法,若将帷幔带入家门,吾将当众焚之于庭。”于是,儿子和儿媳节俭成家。

  在范公的身体力行下,范家一门始终持俭、守廉。四个儿子皆入仕,次子范纯仁官至吏部尚书、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,亦以清廉闻名。《宋史》记载,范纯仁“自布衣至宰相,廉俭如一”。任职西京留职御史台时,司马光也在洛阳谪居著述,两人“皆好客而家贫,相约为真率会,脱粟一饭,酒数行,洛中以为胜事”。尽管招待宾朋只是粗茶淡饭,洛阳士人都把参加此会当作荣耀之事。范纯仁亦告诫子孙,“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”

  与己,范公要求严苛;与人,他却心怀大爱,乐善好施,广济天下寒士。宋仁宗赏赐他的百两黄金,皆用以接济穷人,或置地办学。同时代的欧阳修在《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(并序)》中写道:“公为人外和内刚,乐善泛爱。丧其母时尚贫。终身非宾客,食不重肉。临财好施,意豁如也。及退而视其私,妻子仅给衣食。”宋朝钱公辅《义田记》记载:“范文正公,苏人也。平生好施与,择其亲而贫、疏而贤者,咸施之。方贵显时,置负郭常稔之四千亩,号曰“义田”,以养济群族之人。日有食,岁有衣,嫁娶凶葬皆有赡。”

  范公一生为官,位充禄厚,却贫终其身。其辞世时,“殓无新衣,友人醵资以奉葬。诸孤无所处,官为假屋韩城以居之。”“身无以为敛,子无以为丧。惟以施贫活族之义,遗其子而已。”范公为官俸禄悉数救济贫贤之人,成就了“义田”之义,而临终连丧事都办不起,唯一留给后辈的是“两袖清风一束诗”。

  真正人格大写的贤臣,皆心系苍生而无我,胸怀天下,福泽一方。范公秉圣贤之心,持廉俭之风,倾其所有以达天下,其胸襟、人格、风范在宋初的史册上熠熠闪光。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。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那匆匆流逝的一朵浪花,但唯有精神的力量,从不泯灭,历久弥芳。(秦丽)